文章详情

大乎史话在李佩红出走前天津青年团还发生过兰文云事件等

阅读: 593次 发表于:2022-12-07 19:37

由于受旧传统和价值观等诸多因素影响,文艺界有“文人相轻,艺人相贱”的说法,此“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之痼疾或陋习,几乎存在一切文化单位,只不过有些单位轻一些,有些单位重一些罢了,“天青团”属于后者。

大乎史话在李佩红出走前天津青年团还发生过兰文云事件等

由于各种原因,大家对李佩红“出走”的事比较熟悉,其实在李佩红“出走”之前,“天青团”还发生过兰文云退出演出舞台事件。

兰文云原名蓝文云,人称“兰子”或“蓝大姑”,与刘桂娟同庚,1965年生人,也是天津戏曲学校毕业的,不同的是刘桂娟习的是程派青衣,而兰文云根据自身条件,练的是老旦。

京剧因皇家女眷喜爱而兴,因而,受追捧的往往都是生角,特别是老生受重视,挂头牌,民国以后,唱功和模样俊秀的花旦即所谓的青衣或花衫后来居上,挂了头牌。老旦即老太太由于各方面都不占优势,戏班里地位很低,存在感也差,因此,遇到角色时戏班都安排老生代演,直到出现了龚云甫、李多奎这两位天才级人物,老旦才独立成角,也为老旦在戏班里争得了一席之地,魏云甫、李多奎她们是京剧坤老旦的开山级人物。

戏校毕业加入“天青团”时,兰文云戏路未定,表现也不起眼,接触中领导和同事们发现兰文云的声音很有特点,很像李多奎的声音。

这里补充一句,由于过去是老生唱老旦,听众已经习惯了男老旦的金石声,坤老旦发出男人的声音比较少,比较难。

发现自己声音特点后,兰文云即拜李多奎的琴师周文贵为师,苦练老旦,在师傅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帮助下,兰文云逐渐成长了起来,成熟了起来,在拥趸者看来,她已经超越了同时代的赵葆秀、袁慧琴等,成为了“中国京剧舞台第一老旦”,由于是口碑称号,可能有爱屋及乌的因素和溢美之词,但兰文云已经成气候了却是事实。

大乎史话在李佩红出走前天津青年团还发生过兰文云事件等

确实是,她领衔主演的《游六殿》《五鬼捉刘氏》等老旦剧目,表演流畅,唱腔顺滑优美,声誉鹊起,成为现象级新闻,盖过了其它剧目或演员的“光辉”,不知是兰文云自己不谨慎,还是被人使了绊子,抑或是命运如此,自此以后,兰文云的从艺之路和生活坎坷不断,问题频出。主要现象有:

1、排戏组班时,兰文云提出的计划或方案多次被否,排练或演出时,演员和场面(指乐队)也不愿配合,多次出现演出事故。

2、流言四起,有人说其骄傲了,看不起人,眼高于顶;也有人说她是戏霸……

3、团里一次聚餐,怀疑有人在食物中动了手脚,导致兰文云食物中毒,上吐下泻。

4、命运多舛,生病入院治疗时,声带受损。

5、坊间传言,曾被人毒打,致使眼睛受伤。

6、前几年受访时,兰文云声称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具体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经过以上杂七杂八的纷争或纠缠,兰文云心慌意乱,心灰意懒,正当唱之年,退出了京剧演出舞台,销声匿迹多年后,2007年复出,特别2011年在上海进行了演出,曾引起轰动,重燃了戏迷希望,但不知何原因,复出几年后,同前几年张火丁同王佩瑜合作一样,突然就没有了下文,令人惋惜,也让人不解。

造成兰文云退出舞台的原因,说法众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因为兰文云遮了别人的光。当时“天青团”重点推张克、赵秀君、孟广禄“生旦净”协作演出的《大·探·二》等剧目,而兰文云主演的《游六殿》等剧目为非重点项目,但非重点超过了真重点,影响了战略,影响形象,不仅遮了光,也挡了别人出名发财的路,因而被打击报复了。

二是兰文云得罪了不该得罪的大人物,被迫害了。

三是性格原因,心胸狭窄,听不得批评,一碰就炸,所谓性格决定命运。

四是身体有病,加上心情不好,交互作用,导致心烦意乱,无心学习和工作,造成了自己的窘境。

作者观点:1、兰文云天赋异禀,也很优秀,但实际水平确实没有粉丝认为的那么好,称第一老旦有些勉强,她是第一的话,李鸣岩放哪里?2、张克、赵秀君和孟广禄的“生旦净”组合演绎的《大·探·二》,称得上京剧史的经典,而兰文云的《游六殿》则是个人的巅峰之作,不是一个量级。3、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职场上心理建设很重要。5、欲要成功,需要持续不间断的努力,兰文云后来有了舞台,但由于间断演出的原因,无法重现辉煌,张火丁与王佩瑜和合作也是因为如此,扔下的东西再拾起来,不一定会顺手!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