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火遍全球新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男孩现在怎么样了

阅读: 120次 发表于:2023-03-13 12:10

11月末,一条微博“新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男孩怎么样了”的话题,一度占据微博热搜第一。

点进话题,映入眼帘的照片再度把我们拉回42年前:春日融融,万里晴空,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身着绿军装,透过吸管,小口吮吸着手中这罐可口可乐,身后是1979年的蓝天。

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男孩现状「火遍全球新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男孩现在怎么样了」

稍稍蹙起来的眉头,不知是对于相机拍下那一刹的害羞,还是阳光的刺眼。

这张火遍全球的照片,在42年后的今天,依然引起了网友热烈讨论。有人感叹时光飞逝,又是赞颂时代进步,还有一位特别的人物也对突如其来的热搜有话要讲,他就是照片中的男孩——黑建涛。

-01-

中国第一罐可乐与小男孩

现在,一罐可乐早已寻常可见。

大到著名美食网红必打卡餐饮店,小到街头巷尾的小卖铺,路边的便利蜂和711。

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男孩现状「火遍全球新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男孩现在怎么样了」

而在当时,年仅8岁的小男孩黑建涛,邂逅了美国摄影师师詹姆斯·安丹森(James Andanson),詹姆斯掏出一罐红色的饮料,希望他可以做一个喝的动作拍张照,他并不了解手中的这是个啥。

“那天起得特别早,五点来钟,天黑着,家里人就叫我起来。要去八达岭(照片就是在八达岭拍的),必须从当时的西直门火车站坐火车,当天回来,必须得很早,坐的绿皮火车。”已经中年的黑建涛在面对红星新闻采访时,这样回忆道。

已经不记得拍照、喝可乐这回事了,只记得确实碰到过外国人。懵懂又害羞的小黑建涛,当时就是一个听大人话的小男孩。“因为那个年代的小孩都是非常听父母话的,实话说,可乐的味道,我没什么太大的印象,但我能够通过我的表情、通过我特别努力的回忆,觉得应该是不太好喝。”

那时候都没饮料一说,就是叫‘喝的东西’或者叫‘汽水’。当时也没有选择,就只有“北冰洋”汽水,只有这一款。那时候都喝汽水都很奢侈,得是考双百、过生日、大病初愈什么的。

“记忆中最甜的饮料,也就是妈妈熬的酸梅汤、绿豆汤,是我记忆中最好喝的、最温暖、最甜美的饮料。”黑建涛笑着说道。

在追问道这么多年过去了,黑建涛生活有哪些变化?

他对记者介绍到,自己1988年考上东南大学的土木工程系本科,相识了现在的太太,同个学校,同一级。土木工程系才子,和建筑系的美女,一路走到今天,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还有了爱情的结晶,黑建涛的儿子是2006年生的。小家伙现在的选择,比起当年的自己太多了。除了可乐、还有数不尽的中国品牌的饮料……不一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男孩现状「火遍全球新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男孩现在怎么样了」

黑建涛在微博与儿子合影 图片来源:微博@可乐黑哥哥

国货自信,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文明进步的表现。如今,黑建涛也因为走红,微博被更多人关注到,微博名字就叫“可乐黑哥哥”。黑建涛的儿子手握“元气森林”,看向父亲手中的《国家地理》杂志,留下两个时代的融合缩影。

一边是记录《红色中国的第一罐可乐》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一边是近几年爆火的饮料品牌。

我们也能强烈的感受到,不止是新消费品牌涌现,抓住Z世代;还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向着回归国潮的角度,研发新品,切入细分赛道。

-02-

老字号汽水现处何处?

谈起风靡全球,可乐黑哥哥表示,媒体还是有点夸张的。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它带来的震动就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当时中国到底是什么样?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交,拍照是当年3月份。北京的长城是其中(原因)之一,而我这个照片,也许是他们认为这是最有人情味的一张照片。

第二是我和手里那罐可乐。可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代表了两种文化。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去找找这本杂志。”

(注:这罐可乐实际上并非新中国的第一罐可乐。1978年中美两国宣布建交不久后,可口可乐公司与中粮总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开始在中国开设灌装厂并销售可口可乐。在那位美国记者抵达中国前2个月,第1批可乐从香港发到了北京,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重返中国内地市场的国际消费品。)

可乐黑哥哥的儿子,是个真正的Z世代。现在15岁的孩子,“对于国货还是舶来品,他其实没有什么太多的概念。对年轻人来说,什么是更好用的、时尚的、比较酷的,他们就用什么。”黑建涛对此谈到。

依靠武汉人民记忆,重新复活的汉口二厂汽水;老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孩子,夏日最期盼的北冰洋汽水;老上海独有味道,工人们的解暑神器正广和盐汽水;国内第一瓶碳酸饮料,山东人的快乐水崂山可乐;太钢高温一线工人喝不够,风靡山西饭馆的太钢汽水;号称天府之国,四川独有的重庆天府可乐......

有太多#只有本地人才会喝的汽水#,是Z世代还没有体会到的快乐。过去,这样的老字号汽水在各自的城市都是畅销品。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大品牌的引入和扩张,很多老字号汽水消失了。

-03-

中国本土饮料的机会在哪里

近年来,老字号汽水们纷纷复出江湖。

区域是回忆,品牌是根基,玩法正年轻。

还没走出当地的汽水,前面大多都冠着地方的地名,这并不影响他们发展起来。

比如北京的北冰洋汽水,现在在北京很多餐饮渠道都可以看到,从口味到包装,都是“小时候的样子”。不过,也正因此 ,北京还是北冰洋的主力市场。

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男孩现状「火遍全球新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男孩现在怎么样了」

北冰洋汽水快闪店

仅依靠打“怀旧牌”能否抓住消费者?在追捧热潮回归理性后,怀旧食品能否持续赢得消费者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情感回归的确可以成为短期内的刺激增长点,也会带来一些慕名尝鲜的消费者,但情感牌并不能帮助老品牌长期赢得市场。北冰洋汽水的新配方也并非要简单还原当年味道。”北冰洋所属的一轻食品集团董事长李奇表示,让年轻人认可产品更重要。

就如汉口二厂汽水,在成都、杭州、上海,这些人口众多消费力强且不乏时尚因子的城市,有着出色的表现。

汉口二厂创始团队认为,其实真正能让年轻人接受的“复古”,不是过去的味道和过去的生活方式,而是那种延续下来的“国潮”精神,其中包括对自我的肯定,自我创新研发,而不是抄袭外来的味道。

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男孩现状「火遍全球新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男孩现在怎么样了」

汉口二厂汽水在货架 图片来源:网络

“我希望,我们的产品和设计,往货架上一摆,或者你拿在手里,是有侵略性的。”所谓的侵略性是指“视觉和味觉的强刺激”。汉口二厂主体公司武汉恒润拾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CEO这样对媒体表示到。

不同于塑料瓶的饮料,它被摆放在冷藏柜的位置。瓶身是玻璃材质,上面的花纹搭配绚丽的色彩。好像一位雨中撑伞的婉约江南女子,摇曳着裙摆,对着买主“招摇”。

她指出真正的侵略性在于,“就是视觉和味觉的差异化,不管是你陈列在货架上的时候,还是说你在喝到我的时候。”

侵略性这点,在元气森林创始人唐斌森身上也有体现:像超级富翁一样有钱、像海盗一样有着野蛮的扩张能力、像最优秀的产品经理一样思考和学习。

今年 3 月,某饮料巨头老板亲自致电给元气森林乳茶产品代工的工厂,“今天晚上12点之前,生产元气森林的工厂必须停工。”要求对方通知其旗下代工厂立刻终止与元气森林的合作。

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男孩现状「火遍全球新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男孩现在怎么样了」

供应链断掉,通过施压代工厂,合作终止,元气森林的渠道也遇到了挑战,“我们在早期很小的时候不会遇到这种事情,但发展后一定会遇到。所以我们要自己建厂,我们还要建更美的工厂,成为可以卖门票的景点。”唐斌森对媒体说到。

当问到唐斌森从觉得行业好到沉淀下来做好产品,中间发生了什么?

他直言看到中国市场上大多数做得好的消费公司都是外资。“我想要做一款配得上辛苦奋斗的中国人的好饮料,就像美国有可口可乐,瑞士有雀巢。”

现在,消费者的口袋里的钱更多,也更挑剔。

所谓消费升级,不是在比谁贵,是在比怎么买的对。

-04-

最后

一张照片,回溯过去,贯穿着我们现在的消费生活。

今天,新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男孩与自己的下一代,手捧各自的选择。

所以什么是年轻,就是永远热泪盈眶的去热爱当下事物。对于本土饮料品牌来讲,是不可能一蹴而就且一站即稳的;年轻的意义本就在于大胆试错,因为大胆的试错便能产生经验和真理,即是机遇。

特别是,可口可乐依旧在占据顶流的中国市场。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