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郭瑞祥中国苗刀与日本剑道

阅读: 303次 发表于:2023-06-16 10:44

郭瑞祥中国苗刀与日本剑道谁厉害,郭瑞祥武术高手

郭瑞祥(1932-2013)

京武功夫如是说:

编者:郭瑞祥(1932-2013)男,字慕秋,出身武术世家。沧州市著名武术家,全国十大武术名师之一,中国武术九段。其父郭长生,人称“郭燕子”,名扬中外。1991年以来郭瑞祥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武术刊物上发表介绍苗刀、通臂拳、劈挂拳、疯魔棍等文章数百篇。郭瑞祥先生在武术方面的突出贡献,受到了中国国家体委和政府的表彰和奖励。2013年8月6日零时45分,郭瑞祥先生在沧州逝世,享年82岁。(本文原发《武魂》杂志1990年第4期)


郭瑞祥中国苗刀与日本剑道谁厉害,郭瑞祥武术高手

中国苗刀与日本剑道用的太刀,刀形相似。苗刀在我国汉代就有其雏形,后随中日文化交流传到日本,日本对其进行了认真研究。明代中叶,日寇在沿海骚乱时,苗刀又带着日本风貌传回中国。

日本剑道所用的太刀,有金属制和竹制两种。金属太刀与日本战刀相似,与中国苗刀相仿,惟尺寸稍短。

中国苗刀圆背薄刃,铜盘(也有的是铁盘)木柄。制法精良,合金久炼,锋利无比,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冷兵器时代先进兵器之一。

日本刀钢材优良,其锋刃可断钢铁。竹刀直线形,无刃背,由四条竹片合拢而成。此为比试用刀。

中国苗刀与日本太刀,都是集枪、刀这两种器械之特点制做的。它既可当枪使,又可当刀用。战场上使用此刀,其杀伤威力无比。

这两种兵器另一特点:是柄长,可单手握把,也可双手执柄,所以,这种器械在战场上较实用。中国明代程冲斗在其名著《单刀法选》中称赞此刀:“长技每每常败于刀。”

郭瑞祥中国苗刀与日本剑道谁厉害,郭瑞祥武术高手

中国苗刀,古称长刀、单刀,其源可追溯到汉代。在中国五十年代出土的汉墓中,就发现有三十二座古墓中的随葬品中有环柄长刀。在山东出土的文物中,也发现了一把有错金铭字的汉安帝永初六年的一把长刀;至今有一千八百多年。因此,可以说在中国汉初就有此刀之雏形。到唐代,因功加骠骑大将军的李嗣业就使用此刀。

日本人对此刀研究比较精细。故明将戚继光在沿海御倭战斗中,开始吃了败仗,在总结战斗经验中曾说:“我短器不接,长器不捷,身多两断”。后来他也仿制了长刀。

到明代天启年间(公元1621年),新都程宗猷(冲斗)向浙江刘云峰学得此刀。经多年研究整理编撰了《单刀法选》一书,在此书中,程氏对日本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历史上的长刀,有势、有法而无名。程冲斗为使这一珍品便于记忆,流传后世,便“依势、取像,撰其名”。现在苗刀的动作名称,仍延用程氏所撰的名称。

郭瑞祥中国苗刀与日本剑道谁厉害,郭瑞祥武术高手

苗刀历代相承,至清代初年,武术家吴殳(1611—1695)对此刀又作了一番研究,著有《单刀图说》一书,总结了双手刀(即长刀、苗刀)“十八势”。其中削杆粘杆法是此刀最著名的实战用法之一。

到清末,河北连镇杨氏(其名不详)在东北从一游生得此刀法。后传于河北桑园谢晋汾、谢晋德兄弟二人。之后,刘玉春、郭长生等又得其刀法,倍受武术界重视。

苗刀自古只有一路,多系基本刀法,又限于集体操练,练时一般一步一下子,所以不精熟者,难以领悟其中的奥秘。在这种情况下,郭长生根据其恩师刘玉春多年来的言传身授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编创了二路苗刀。其中,吸收了不少日本剑道和国际击剑等先进技法。

苗刀发展历尽沧桑。郭长生之子郭瑞祥,秉先父遗志,自1979年起,开始整理其祖传苗刀,根据先父言传身授和自己认真研钻整理出版了《苗刀》一书,于1986年5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以后,得到国内外武术界的专家及学者的好评。1987年国家体委号召开展“四献”,郭长生使用过的苗刀,由郭瑞祥献给了国家,由中国武术研究院作为文物来收藏。

郭瑞祥中国苗刀与日本剑道谁厉害,郭瑞祥武术高手

日本剑道使用的太刀,古代称“击刀”,中古时代叫“太刀打”、“剑法”,近代又叫作“剑术”。到明治时代(约1870年)才叫“剑道”。“剑道这词一直延用至今。

日本剑道最初是由于战场上用刀厮杀的需要而自然产生的格斗技术。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刀的技击术不断改进。明治时代以后的剑道,虽然在幕府末期,武士们曾用刀剑进行战斗,但这个时候随着火器的发展,使用刀剑作战的技术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是日本认为:剑道是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勇敢机智性格的重要体育活动,它具有一定的锻炼价值。故1954年日本成立了全日本剑道联盟,1955年该组织加入了日本体育协会,1970年成立了国际剑道联盟。

日本剑道常陆国(茨城县)鹿岛神宫县有悠久的历史,有鹿岛七流派。下总国(千叶县)香取神宫也有悠久的历史。日本在学校和军队都将剑道列为必修内容。现今日本剑道的爱好者约有250万人。他们把长期以来属于武士们用的战刀,改成了竹刀并戴有护具护面,已正式列入武技比赛项目。在250万人中取得段位的有50万人之多。

中国苗刀的基本刀法,有以下二十种;

劈、砍、撩、剁、搅、点、崩、拨、挑、截、推、刺、挂、缠、格、削、滑、窝、戳、攒。

日本剑道技法和中国苗刀技法有相同之处,惟风貌不同,各有其长。

郭瑞祥中国苗刀与日本剑道谁厉害,郭瑞祥武术高手

日本刀素以劈、刺著称,加之跳跃超距,威力无穷。中国苗刀以劈、砍、撩、剁见长,加之有灵活多变的激绞连环步法,人莫能防。如果随中日文化交流,中日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进一步发展,进行苗刀和太刀技术交流则中日刀剑水平将会在原基础上大大提高一步,为刀剑短兵纳入国际比赛内容打下良好之基础。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的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返回顶部